刘勇院长在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开讲:解码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全球格局,探寻未来机遇

图片
2025年4月11日,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应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邀请,为金融专业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发展:本土优势、差距及未来机遇》的讲座。本次讲座聚焦全球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发展趋势,结合中国本土实践,为同学们深入剖析了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的现状、挑战与未来方向。
讲座伊始,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肖迪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刘勇院长长期致力于金融科技、数字金融领域的若干研究与实践。随后,刘院长以中关村网金院牵头研究的《北京市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2021年)》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科技创新与服务中心的顶层设计思路。他指出,北京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不仅着眼于技术创新,更注重制度创新与生态构建,力求在全球金融科技版图中占据领先地位。通过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和监管沙盒等机制,北京正逐步形成“技术驱动、场景引领、监管护航”的金融科技发展范式。
结合过去一年的国际经验,刘院长分享了其带领中国优秀金融科技企业出访迪拜、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调研成果。他提到,在参加全球各地金融科技峰会、与各国监管机构交流以及当地中资企业拜访中,深刻感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对数字技术的高度依赖,以及不同地区在监管政策、技术应用和市场生态上的显著差异。这些国际经验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技术分析环节,刘院长聚焦当前最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模型应用以及量子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实践,深入剖析了这些前沿技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与赋能。他指出,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正在重塑金融风控、智能投顾和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流程,而量子计算的突破性进展则有望在加密算法和高频交易领域引发颠覆性变革。然而,技术的快速迭代也带来了数据隐私、算法伦理和系统性风险等新挑战。刘院长强调,金融机构在拥抱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技术应用的合规性与可持续性。
在讲座最后,刘院长结合当前中美贸易与金融博弈的复杂局势,对金融专业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他指出,未来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依赖于跨学科能力的融合,尤其是信息技术与金融知识的深度交叉。他鼓励同学们在夯实金融专业基础的同时,积极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努力成为兼具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年第九届数字金融与金融安全大会将于6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机遇:未来金融格局重塑及安全治理”为主题,旨在搭建全球数字金融协同创新与产业生态对接的高质量平台,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治理之道。

 

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生态合作伙伴招募:方老师18304446664

展商合作伙伴招募:齐老师 15201332143

参会&媒体合作:宋老师 13109813723

 

欢迎关注“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实时了解第九届数字金融与金融安全大会最新议程信息。

图片

 

首页    行业资讯    刘勇院长在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开讲:解码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全球格局,探寻未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