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十讲》第一讲:新形势下金融科技变革与转型
时间:2021-01-29 16:10:00 来源:导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经济承压的大环境下,金融科技以其附加值高、经济带动性强的特点,成为我国新兴战略产业的关键布局点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点。金融科技在加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各环节价值链升级,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方面的独特价值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自 2020 年 3 月起力邀金融科技行业资深研究者与实践者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洞察,并结集成书。本书总共包括十讲,内容丰富全面、通俗易懂,涵盖了目前金融科技行业人们最关注的话题。
主讲人: 杨涛
杨 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监事长、厦门鹭江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研究兴趣包括:宏观金融与政策、产业金融、金融科技、支付清算等。
数字化变革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全新的数字经济模式。自电子商务发展以来,新经济模式不断涌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疫情的冲击下,基于线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展现出生命力。
第二方面,传统产业存在巨大的数字化改造空间,这同样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进行体制改造的重要动力。
第三方面,数字化给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众多新压力、新挑战。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一样,决定了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究竟有多大。
与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同步,金融呈现出数字化转型与变革的大趋势。近年来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人们经历了一轮挑战和尝试,金融科技的创新逐渐步入正轨。
当前,首先是鼓励并支持持牌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创新和发展。除此之外,如何更好地规范发展 BigTech 类企业,怎样促使新技术企业与持牌金融机构有效合作,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目前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既要避免互联网金融重蹈覆辙,又要抓住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有 9 个要点值得进一步思考:
业务、产品与服务
主体与组织架构
风控与安全
合作模式与生态
在技术与金融基础设施上的投入
经过疫情的压力测试,中长期来看,判断哪些领域可以进一步往前探索不只是监管面临的挑战。行业要全面提升技术能力、规范性、认知水平、综合能力来应对政策给予的短期空间所带来的挑战,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非接触与零接触服务
第二,支持中小微企业
第三,服务供给的多渠道、多视角协同
第四,更重视 B 端业务
第五,全新的风控压力
第六,对金融行业数字化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造成压力
第七,非融资性服务的创新不断加速
第八,单独聚焦监管因素
以银行为例,中小银行在快速利用金融科技创新业务方面,空间将有所增大。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战略层面四个方面的目标: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对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基本保障等要素的把握,从而实现理性、健康、高效、可持续的转型探索。具体来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位
第二,构建适应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架构
第三,保障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原则与边界
第四,发掘大数据的内在价值,提升数据的质量
第五,充分利用新一代技术与系统
第六,全面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场景创新
第七,打造合作共赢的数字化新生态
第八,完善数字化时代的责任与文化
我国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许多难点,必须理性看待。(1)如何构建支持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协调机制。(2)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实施差异化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3)如何确定银行内部持续推动的动力机制。(4)如何避免数字化被滥用和变为运动式推进。(5)如何加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支撑。
《金融科技十讲》现已在京东、当当等平台预售,广大读者可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购买!
福利!欢迎广大读者在下方留言,留言入选并获得点赞超过50者,即可获赠图书一本。